文章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方法



症状识别


1、评估现场


当患者突然倒地时,立即让患者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并确认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判断意识


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喊(例如,先生先生您怎么了),判断其有无意识;


3、判断生命特征


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触摸颈动脉看有无搏动,上述操作需要在10秒内完成。







120急救


当患者无呼吸,看胸部无起伏,摸颈动脉无搏动,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并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快速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救治方法


1、接通电源


当取得AED后,将AED放置在患者身边,打开AED的盖子,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并开启电源;需注意准备AED的同时,要持续行心肺复苏术;







2、安放电极片


解开患者衣物,并保证患者胸部干燥无遮挡,贴电极片,使电极片充分接触皮肤即可,将两块电极片分别贴在患者左侧乳头外侧和右侧胸部上方;


胸部干燥


如患者为溺水者,应擦干胸部,再贴电极片;


胸部皮肤无遮挡


若患者胸前毛发较多,需使用除颤器中携带的剃刀剃除毛发(紧急情况可忽略此操作);女性患者应脱去内衣,再使用除颤器;







3、除颤


按照语音提示操作AED,等待AED分析心律,分析心律时避免接触患者,导致分析不准确;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提醒并确认所有人均没有接触患者后,按下“放电”键,进行除颤;







4、心肺复苏


除颤完成后,如果患者还没有恢复呼吸及心跳,应继续对其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操作,并再次使用AED除颤。心肺复苏术+AED重复操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具体AED使用方法,请根据AED型号,按提示操作)







特别提示


1、8岁以上患者选用成人电极片;8岁以下儿童,优先使用小儿电极片,若没有小儿电极片,应选择除颤器上的“小儿模式”;


2、若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电极片应距起搏器至少2.5cm。



李建 |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Slide-1
109阅读

文章 成人心脏骤停急救法



症状识别


1、评估现场


确认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判断意识


拍打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例如,先生先生您怎么了),观察患者有无应答;


3、判断生命体征


听呼吸看胸廓,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和胸廓起伏;在喉结旁两横指或颈部正中旁三横指处,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触摸颈动脉,观察有无搏动。以上操作要在10秒内完成。


如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且无呼吸无脉搏,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120急救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立即进行以下处理。大声呼喊旁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设法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若旁边无人时,需先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术,与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电话可开免提,以避免影响心肺复苏术的操作。


救治方法


1、胸外按压


(1)放置患者于平整硬地面


将患者放置于平整硬地面上,呈仰卧位,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进行胸外按压时,有足够按压深度;


(2)跪立在患者一侧,两膝分开


(3)开始胸外按压,找准正确按压点,保证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


找准正确按压点:找准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部位(胸骨中下段),右手(或左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中点,双手交叉重叠,右手(或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







保证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


利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速度至少保证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按压过程中,掌根部不可离开胸壁,以免引起按压位置波动,而发生肋骨骨折。







2、开放气道


按压胸部后,开放气道及清理口鼻分泌物


仰头抬/举颏法开放气道


用一只手放置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迫,另一只手放在颏部(下巴),并向上提起,头部后仰,使双侧鼻孔朝正上方即可;


清理口腔分泌物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看患者口腔是否有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有活动假牙,需摘除。







3、人工呼吸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在患者口部放置呼吸膜进行隔离,若无呼吸膜,可以用纱布、手帕、一次性口罩等透气性强的物品代替,但不能用卫生纸巾这类遇水即碎物品代替。用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需注意观察胸廓起伏,保证有效吹气,并松开紧捏患者鼻翼的手指;每次吹气,应持续1-2秒,不宜时间过长,也不可吹气量过大。







注:以上步骤按照30:2的比例,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一次患者呼吸、脉搏是否恢复,直到医护人员到场。当进行一定时间感到疲累时,及时换人持续进行,确保按压深度及力度。


4、AED使用


当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后,打开AED电源,按照AED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根据电极片上的标识,将一个贴在右胸上部,另一个贴在左侧乳头外缘(可根据AED上的图片指示贴);


离开患者并按下心电分析键,如提示室颤,按下电击按钮;


如果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心率,立即进行5个循环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护人员赶到。







风险预防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2、冬天外出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3、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减少冠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


特别提示


1、进行心肺复苏前,一定要保持冷静,判断清楚患者情况后,再行心肺复苏,不要盲目操作;


2、人工呼吸时,注意避免漏气。



李建 |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Slide-1
108阅读

文章 儿童心脏骤停急救法

症状识别


1、评估现场


确认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判断意识


呼喊并拍打患儿肩部或婴儿足底,判断其有无意识;


3、判断生命特征


让患儿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解开患儿上衣,判断其有无大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


以上操作需在10秒内完成,若听患儿无呼吸,胸部无起伏,摸大动脉无搏动,此时应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120急救


当遇到这种情况,施救者不要慌张,大声呼喊旁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有条件的情况下需尽快取得AED。如果无人帮忙,应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免提拨打急救电话120,以免影响心肺复苏操作。


 


救治方法


1、胸外按压


(1)施救者跪在患儿身体的任何一侧


(2)开始胸外按压,找准正确的按压点,保证按压力量、速度、频率和深度


找准正确按压点:找准患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胸骨下方,用一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骨,另一只手叠放在该手上,十指交叉,双臂伸直,且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也可单掌操作。


 



保证按压频率和深度: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连续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即每秒按压1.5-2次。每次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按压深度不宜过深。


 



2、开放气道


按压胸部后,开放气道及清理口鼻分泌物


开放气道


施救者一只手按在患儿前额,稍用力向后压;另一只手将患儿下巴向上抬起,使患儿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需注意角度不宜过大;


清理口腔分泌物


若患儿口腔内有分泌物或异物,如呕吐物、痰液、血液等,应立即清理干净。需立即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使液体状异物流出。还可用食指或小指包上纱布,将能看见的口腔异物钩取出来,以防止异物堵塞气道或造成误吸,导致进一步缺氧。


 



3、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施救者保持患儿气道开放后,用口唇严密的包住患儿的口唇,平稳向其口内吹气1秒。吹气后,松开捏患儿鼻子的手指,使其自然呼气,排出肺内气体。如果吹气有效,可观察到患儿胸部起伏,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如果施救者可以直接用嘴覆盖患儿口鼻,则可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如果患儿口腔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保证有效通气时,三者任选其一即可。



注:以上步骤按照30:2的比例,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5个循环后,检查一次患儿呼吸以及心跳是否恢复。如旁边有其他人可交替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保证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4、AED使用120



风险预防


1、日常应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让儿童远离危险场所,以免发生溺水、触电、烧伤等危险;


2、家长在车中应准备儿童安全座椅,以免意外发生;


3、对于有危险疾病以及高危因素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诱因,或提前告知医护人员,做好充足准备。


 


特别提示


1、检查患儿大血管搏动时,应摸颈动脉或股动脉;


2、1-8岁患儿建议使用儿科剂量衰减型AED;


3、若患儿胸部有水,应擦净后再使用AED,但胸部无需过于干燥;


4、儿童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抢救,4-6分钟就会造成儿童脑和其他重要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性损伤。因此,儿童心跳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李建 |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Slide-1
150阅读

文章 婴儿心脏骤停急救法

若怀疑婴儿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如下判断:


1、评估现场


确认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判断意识


呼喊并轻拍婴儿足底,判断其有无意识;


3、判断生命体征


让婴儿平躺在桌面或硬板上,判断其有无呼吸及心跳(即胸部是否起伏,大动脉是否有搏动)。


 



120急救


如果发现婴儿无意识,无生命体征,应立即行婴儿心肺复苏术,并立即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如果四周无人,可在做心肺复苏术的同时,利用电话免提功能,拨打急救电话120。


救治方法


1、胸外按压35


 



 


将两指放在婴儿胸前两乳头连线中点正下方约2厘米处(胸骨中下段),垂直进行30次按压。每次按压深度约为婴儿胸腔的1/3,约为4cm,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注意胸廓回弹情况。


2、开放气道56


 



 


将婴儿的头偏向一侧,看口腔内是否有分泌物,并进行清理。一只手按在婴儿额头,另一只手将婴儿下巴向上抬起,使婴儿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婴儿头后仰的角度,应比成人略小)。


3、人工呼吸72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要避免与婴儿有唾液接触,所以要在婴儿口部放置呼吸膜进行隔离,若无呼吸膜可以用纱布、手帕、一次性口罩等透气性强的物品代替,但不能用卫生纸巾这类遇水即碎物品代替。嘴巴同时盖住婴儿的鼻子和嘴巴,对婴儿口对口吹气2次。在吹气过程中,观察婴儿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漏气。


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1次婴儿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如果婴儿还没有恢复呼吸及心跳,请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操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


特别提示


1、施救者应注意按压位置,防止造成婴儿内脏破裂;


2、婴儿颈部细软且短,黏液腺分泌旺盛,施救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注意清除口腔异物;


3、必须使婴儿仰卧在硬的平面上,切记不可仰卧于沙发或弹簧床上;


4、如果由于安全理由婴儿必须搬动,应保护头和身体,尽量减少头部和颈部的转动、弯曲、扭动。

李建 |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Slide-1
49阅读

文章 人工呼吸法

1、评估现场


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确保自己不会受到意外伤害;


2、判断意识


呼喊并拍打患者肩部,判断其有无意识;


3、判断生命体征


让患者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解开患者上衣,俯耳听患者有无呼吸声,看其胸部有无起伏,触摸其颈动脉有无搏动,以判断患者呼吸及心跳是否正常。


以上操作要在十秒内完成。



120急救


若患者意识丧失,且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取得AED。在急救车到来之前,请按照以下方法对患者行心肺复苏术。如果仅一人在现场,在拨打急救电话前,应先对患者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


救治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进行30次胸外按压,每次按压深度5-6cm,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注意胸廓回弹。然后,开放患者呼吸道,并及时清除其口腔分泌物。最后,对患者行人工呼吸。


1、口对口


施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其下巴,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包住患者的嘴,向患者嘴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若吹气有效,可观察到患者胸廓随吹气而抬起。停止吹气后,松开捏住鼻孔的手,俯耳可听见有气流呼出的声音。



2、口对鼻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首先施救者使患者呈头后仰的气道开放状态,并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唇紧闭。然后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嘴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连续吹气2次。在吹气过程中,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



3、口对口鼻


当患者为婴幼儿时,可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首先施救者使患儿呈头后仰的气道开放状态,请注意,对患儿行按额抬颌法时,头后仰的角度应比成人略小。然后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包住患儿的口鼻,向患儿口鼻连续吹气2次。在吹气过程中,观察患儿胸部起伏情况,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和漏气。



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1次患者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特别提示


1、做好必要的自我防护,可用呼吸膜、纱布等透气性好的材料覆盖患者口鼻,防止交叉感染;


2、要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应清除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以胸廓适当膨起为宜;


4、每次吹气后,侧头换一下气,并松开捏着鼻翼的手指,然后再进行第2次吹气。

李建 |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Slide-1
权威专业的健康科普平台_健康资讯_亿生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