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救最佳黄金时间

阅读 100
头像

李建 | 主任医师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全科

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了解脑出血的症状是及时进行急救的关键。常见的脑出血症状包括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呕吐、言语困难、偏瘫、眩晕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呼叫急救车。

一、黄金时间的定义及重要性

黄金时间是指脑出血发生后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口,也是进行急救的最佳时间。在黄金时间内,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黄金时间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是发病后的3-4.5小时。

 

二、快速呼叫急救车

在怀疑脑出血的情况下,快速呼叫急救车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急救车具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呼叫急救车时要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和患者的基本情况,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

 

三、保持患者安静和平卧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安静和平卧是非常重要的。避免患者剧烈运动或用力,以免加重脑出血导致的损伤。将患者平卧,可以减少脑血流量,减轻脑压力,有利于减少脑损伤。

 

四、监测生命体征和提供基本急救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可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等紧急情况,可以进行基本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五、医院急救和治疗

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护人员会立即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和治疗。医院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和相关检查,如头部CT扫描等。根据脑出血的类型和程度,医院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六、康复和预防

脑出血的急救不仅仅是在黄金时间内的救治,还包括康复和预防。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包括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可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病风险。

 

总的来讲脑出血的黄金抢救时间,最好就是在发病后立刻就到医院接受急诊的抢救。如果是因为距离医院的远近或者是交通等原因,不能及时就医,也要尽量在6h之内,到医院接受紧急的抢救。

因为脑出血一旦发生脑血管破裂,血肿就会压迫到周围正常的脑组织,然后脑水肿又会进一步使脑组织受到压迫,最终导致正常的脑细胞很快坏死。

这个情况很可能在出血之后立刻就发生,而脑细胞一旦受到压迫、缺氧之后,在5分钟之内如果得不到解除血肿的压迫,恢复原来的状态,就会导致死亡。而脑细胞等神经细胞一旦坏死是无法再生的,错过了抢救时间,后期基本上就是对症治疗了,很难有特别大的病情改善。

 
 
 
相关产品推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文章 为何不小心威到脚,却被诊断为骨折?

“人老腿先衰”


在骨科诊室里,很多老人自述


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崴到脚


在家里做家务,不小心摔倒……


医生检查后发现骨折了,建议手术


很多老人不能理解,小小的崴脚怎么就成骨折了?


而且静养就可以了,真的要手术吗?



 







骨质疏松的人,轻轻一碰就会骨折







广州中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程英雄主任中医师说,发生骨折并不一定是血肉模糊的。上了年纪的人,钙质流失,骨质疏松,骨骼变得脆弱,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也有可能发生骨折。“前段时间不少中老年患者感染新冠,多咳了几下,就开始胸腰背部疼痛,一到医院检查,发现是椎体压缩性骨折”。


程英雄医生提醒:“当老人摔倒、磕碰后,出现局部的疼痛、肿胀、瘀斑,就要引起重视。可以先在家好好休息,同时注意观察患处。要是3天内仍未好转,甚至情况加重,或出现了局部畸形、活动受限、或活动时听到骨头间摩擦的声音,很有可能已经出现骨折,需要尽快就诊。”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依据是什么







很多患者不理解:自己朋友此前骨折,也能保守治疗,回家静养就行了。为什么医生就非要我手术呢?


中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大部分确实是不需要手术的。一般人在摔倒时,都会下意识地伸手触地,因此,腕部、桡骨远端(前臂骨靠近手掌处)、肱骨近端(上臂骨靠近肩关节处)等,都是中老年患者好发骨折的部位。这类骨折经手法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后,定期复诊,即使不手术,大多也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但其他部位的骨折,进行保守治疗后,有时未必能达到骨折复位标准。这时候,医生就会建议手术。


一种是,骨头仍然存在错位,比如,“发生在关节内的骨折,要求尽可能完全恢复到骨折前的位置。否则,关节面恢复不平整,患者会感到关节僵硬、疼痛,走路一瘸一拐,还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等并发症。


另一种是,如果骨折断端存在明显短缩、旋转、成角等畸形,复位难以矫正,骨折部位愈合后,肢体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


比如,手臂长骨骨折后,虽然骨头勉强接上了,患者却再也拿不起重物,连梳头都做不到。


 







手术的伤害远不及并发症的危害大







不少患者年纪大,担心手术造成大出血、损伤神经,麻醉后会留下有后遗症,等等。


程英雄医生坦言,手术确实会给身体造成一定损伤,比如手术部位疼痛,伤口感染、难以愈合等。麻醉药也会对全身器官,尤其是肝肾等器官,带来有一定影响。


但手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像大出血、损伤神经等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医生也会采用一些工具和技术,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不论是高龄,或是有基础疾病,手术前都会精准评估,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程英雄医生说,医生要求患者接受手术,肯定是因为手术带来的好处比不做更大。


有些骨折,本身可能并没有多严重,但骨折导致的并发症可能会要了命。”


比如股骨粗隆间骨折,就是典型,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在我们创伤骨科,这类骨折高龄患者非常常见。他们大多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确实特别大。


“可不做手术的话,这些患者就只能躺在床上养伤。时间久了,可能会引起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反而未必能扛得过去。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比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总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情况、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估,权衡手术的必要性,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0阅读

文章 鼻子出血可别大意,有可能是高血压危险信号!


鼻子出血可别大意,有可能是高血压危险信号!


 



一、高血压与鼻子出血的关系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鼻子出血是高血压的一个常见症状,尤其是在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毛细血管破裂的风险增加,导致鼻子出血。因此,当出现鼻子出血的情况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高血压引起鼻子出血的机制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硬化,使得血管变得脆弱。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内的压力增大,毛细血管因此容易破裂,导致鼻子出血。此外,高血压还会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增加了血管破裂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鼻子出血的情况。



三、如何应对鼻子出血


如果出现鼻子出血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 坐直并保持头部正直,避免向后仰头,以免血液流入喉咙。

  2. 用纸巾或干净的布轻轻捏住鼻孔,向前倾斜身体,以减少鼻腔内的血液流动。

  3. 轻轻按压鼻翼,以减少血液流动的压力。

  4. 在鼻子上方或下方的区域放置冰袋,以收缩血管并减少出血。

  5. 如果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或无法止住,应及时就医。


四、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为了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

  2.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3. 减少盐的摄入,限制高盐食物的消费。

  4. 戒烟和限制饮酒。

  5. 减少压力,采取放松的方法,如冥想和休闲活动。

  6. 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


鼻子出血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信号,因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破裂的风险增加,从而引发鼻子出血。如果出现鼻子出血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注意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血压,我们可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维护身体的健康。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0阅读

文章 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总是感觉很疲惫,是怎么回事?


 


许多人都有过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总是感觉很疲惫的经历。这种感觉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小康为您解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减轻疲劳感。


 


一、缺乏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充电的重要过程。如果你每天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就会感到疲倦。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牺牲了睡眠时间,导致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建议每晚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例如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的卧室。



 


二、不良饮食习惯


饮食对能量水平和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你经常食用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身体将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能量水平。此外,饮食不均衡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使你感到疲劳。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蛋白质,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三、缺乏体育锻炼


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肌肉无力和心肺功能下降,从而增加疲劳感。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能量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提高睡眠质量。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骑自行车,同时加入一些力量训练活动来增强肌肉力量。



四、心理压力和焦虑


心理压力和焦虑是导致疲劳感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身心疲惫。建议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进行放松训练、冥想、阅读或与亲友交流。寻求专业帮助也是缓解焦虑和压力的有效途径。



五、缺乏心理满足感


缺乏心理满足感也可能导致疲劳感。如果你的生活缺乏意义和目标,你可能会感到迷茫和疲倦。建议设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以增加满足感和动力。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寻求适当的帮助和管理心理压力,我们可以减轻疲劳感,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记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我们快乐生活的基石。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0阅读

文章 如何自测痛风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痛风,但不确定,可以通过一些自测方法来初步判断。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测痛风的方法。



观察关节症状


痛风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状,通常在大脚趾关节发作。关节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肿胀、红肿和局部发热等。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在大脚趾关节,可能是痛风的征兆。


 


检测尿酸水平


尿酸是痛风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检测尿酸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痛风。你可以通过尿液检测或者血液检测来测量尿酸水平。正常成年男性的尿酸水平应该在3.4-7.0mg/dL之间,女性为2.4-6.0mg/dL。如果你的尿酸水平超过这个范围,可能存在痛风的风险。



调查家族病史


痛风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你的家族中有成员患有痛风,那么你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对增加。因此,了解家族病史对于自测痛风非常重要。如果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中有人患有痛风,你需要更加警惕。


 


观察饮食习惯


饮食是痛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高嘌呤食物会增加尿酸的产生,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如果你平时经常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内脏、海鲜、啤酒等,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因此,观察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或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痛风的风险。



寻求医生的帮助


自测只是初步判断,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痛风,最好还是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验来确诊痛风。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你管理病情。


 


总的来讲,自测痛风可以通过观察关节症状、检测尿酸水平、调查家族病史、观察饮食习惯等方法来初步判断。但是,自测只是初步判断,最好还是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确诊和治疗。及早发现和治疗痛风,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评论(0)
加载中...
分享标题
链接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