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三分钟了解古代对熊胆粉的不同用法





目前中国熊胆粉的来源主要依靠人工养殖。通过无管引流胆汁的方法获得中国在册的熊胆厂有68家。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西南的四川,云南等地和东南福建温州沿海地区。所以养殖的熊种类多以黑熊为主。



熊胆粉为熊科动物黑熊精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临床作为熊胆药物使用,经医学,药学研究,熊胆粉已成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一类新药。



从历代本草记载看熊胆的临床应用。熊胆的使用历史悠久,可随症加减治疗多种疾病。



《新修本草》曰:"疗时期热盛变为黄疸,暑月痢疾。



《日华子诸家本草》云:“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随息居饮食谱》云:“治疔疽。”



《外台秘要》用熊胆疗蛔心痛,



《备急千金方》治5种痔疮10年不愈之症。


到了宋代



《太平圣惠方》记录熊胆相关方剂(熊胆、青黛、蟾酥、黄连、牛黄)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另有用熊胆半分,汤化后,调涂于鼻中,治小儿恶疮、蚀鼻。


到了明代



《本草纲目》记载:“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医学入门》曰:“胆苦明目涂痔疮,涂恶疮、痔瘘。”小儿惊风积痫良,杀虫消疸止久痢。



《本草蒙筌》曰:“治男女时气热蒸,变为黄疸;治疗小儿风痰壅塞,发为惊痫;驱五疳、杀虫、敷恶疮散毒,痔病久发不愈,涂之必见奇效。”



清代《本草述》云:“治喉痹。”



《本草述钩元》记载熊胆:“凉心平肝,为手少阴足厥阴阳明药。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疗虫牙蛔痛,治小儿风热惊痫,杀疳虫,疗时气热盛黄疸,暑月久痢。”


 


《得配本草》记载熊胆:凉心平肝,为眼障疳虫之要药,并治黄疸惊痫。



《外科全生集》载梅花点舌丹(熊胆、冰片、硼砂、沉香等研末制丸)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 主治疔毒恶疮、 无名肿毒、乳娥、咽喉肿痛。



由此可见,熊胆广泛用于黄疸、霍乱、痢疾、蓄 血、癫狂、血淋、小儿疳积、虫积腹痛、小儿惊痫;目 赤、 翳障、喉痹、乳蛾、耳鼻生疮;痔疮、无名肿毒、疔毒恶疮等内科、外科、儿科、耳鼻喉科等其他各科疾病,为中国临床常用的名贵药材之一。


李建 |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Slide-1
148阅读

文章 熊胆粉该如何正确使用,疗效增倍


熊胆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然而,由于熊胆粉具有较高的药效,正确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使用熊胆粉的正确方法,帮助您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在使用熊胆粉之前,需要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了解是否适合使用熊胆粉,以及使用的剂量和频率。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熊胆粉通常以粉剂的形式出现,您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剂量进行取用。一般来说,每天分2-3次服用,每次可将熊胆粉适量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为了增加功效,最好在饭前30分钟服用,以便药物更好地吸收。


 


3、熊胆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除了内服,您还可以将熊胆粉用于外敷。将适量的熊胆粉加入一些温水中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几分钟,直到糊状物均匀贴附在皮肤上。这样可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


 


4、也可以用食用糯米纸包着吞服,服用更方便。



在使用熊胆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熊胆粉属于中药材,剂量不宜过量,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此外,熊胆粉具有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熊胆粉时,需要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最后,虽然熊胆粉具有一定的药效,但它并不能替代其他治疗方法。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中药治疗应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正确使用熊胆粉可以发挥其最佳的疗效。在使用之前咨询医生的指导,按照剂量和频率正确服用,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能够帮助您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增倍熊胆粉的功效。


 


熊胆粉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熊胆粉
汉语拼音:Xiong dan fen
【成 份】熊胆粉(本品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etos thibetanus Cuvier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
【性 状】本品为不规则碎片,颗粒或粉末,黄色至深棕色,有的呈深绿色或淡红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易吸潮,气清香微腥,味极苦微回甜,有清凉感。【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惊风抽搐,外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2次,每次0.3克~1克,温水服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水调涂敷患处。
【不良反应】据报道临床服用熊胆粉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轻度腹泻等,停药后可消失。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2.孕妇慎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用药时宜取粟米大小的量,用蒸馏水或冷开水调匀涂患处。
4.用药时有异物感或用药后有眼痒,眼睑皮肤潮红,眼胀或过敏现象者应停用,并到医院就诊。
5.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到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它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规格】药用玻璃瓶装,0.1克×8瓶
【有效期】60个月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WS3-09(B-09)-96(Z)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1111
【说明书修订日期】2023年06月08日
【药品上市持有人】
名 称:辽宁国熊药业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76-23号【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辽宁国熊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76-23号
邮政编码:110000
客服电话:020-29860196



 

李建 |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Slide-1
权威专业的健康科普平台_健康资讯_亿生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