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夏已尽,时至已新秋,处暑之后还热吗?

阅读 100
头像

李建 | 主任医师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全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古人认为“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字面意思是炎热到此结束,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时令。相信很多人都在盼望着处暑的到来,因为近段时间实在是太热了,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是连续高温,多地气温经常超过35摄氏度,更有40摄氏度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身处其中,就像是在蒸笼中一样。

 

处暑过后天气还热吗?

虽然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但并不是说处暑一过,立即就能凉快起来。到底处暑之后天气状况如何呢?

 

处暑之后部分地区还热。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秋老虎气温虽高,但是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气温相差不会太高。

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回归,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的高温暑热天气。虽然是秋天,但天气很闷热。

 

民间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广为流传,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就把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个秋老虎;如果立秋当天下雨了,哪怕是小雨,则称为“顺秋”,民间有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意思就是说顺秋以后天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凉爽宜人。

 

处暑养生知识:

一、多睡一小时

炎热是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从疏散向收敛,人体内阴阳气的盛衰也发生了变化,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的起居作息应该相应地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1小时,保证有质量的午睡,保持精神,冬天来临前保存能量,保持精神。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气变得阴阳不足,白天不精致,晚上睡不着觉。因此,晚上早点睡觉,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闭上眼睛养神也对身体有好处。

据媒体报道,现代研究表明,夜间0~4点,体内各器官功能下降到最低点的中午12~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据统计,老年人午睡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的道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学习更加精力充沛,同时减少秋天的困难。

二、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疾病从口入,饮食容易与疾病联系。炎热后,早晚温差变化明显,胃肠不能接受突然冷却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下降,此时胃肠疾病容易发生,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较多。此外,饮食不当会进一步加重这种不适,所以饮食必须谨慎。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适合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母、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糯米、芝麻、豆类和牛奶,但这些食物一次不能吃太多。另外,随着气候的干燥,身体中的肺值,可以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防止干燥的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三、添加衣物

秋季养生小常识提示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晚上出门要增加衣服,保护阳光。同时,早晚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四、注意胃的保温

晚上睡觉时关上门窗,腹部盖子薄,秋天要注意胃的保温,防止秋风流脾胃冷。根据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加,阳气减少,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储存体内的阳气。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为如此,大家必须保证充分的睡眠,改变夏天晚上睡觉的习惯,在晚上10点之前睡觉,比夏天多睡一个小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的午睡也有助于解决秋天的疲劳。

五、坚持冷水浴习惯

无论哪个季节,坚持运动是绝对正确的。入秋后锻炼的好处是,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但是,对于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该调整,秋季的运动可以选择快速行驶、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以不累为基准。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神。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早晚选择,中午室外天气还很热,所以必须避免这个时间段的室外活动。

冷水浴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的方法,比如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会觉得太冷。冷水浴时,洗澡部分从局部到全身,水温从高到低,洗澡时间从短到长。

六、多打开窗户不打开空调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能打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指出,秋季尽量打开窗户,流动空气,消除秋季杀戮的空气,消除夏季热潮留在房间里的湿气。

在室内培育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绿罗这种叶子大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里,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合种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

七、护理脐

暑假过后,天气变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到防寒保温。大家都知道寒冷从脚下出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但是没有注意到肚脐也容易感冒。肚脐部表皮最薄,皮下无脂肪组织,但神经末梢丰富,神经丛丰富,对外刺激特别敏感,最渗透。

如果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年轻爱美的女性穿肚脐装,寒冷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寒气直中肠胃,急性腹痛腹泻呕吐,长时间寒气积聚在小腹部,男性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女性痛经、月经不调,严重闭经、不育。

相关产品推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文章 肝不好会有哪些安全隐患?

肝不好是指肝脏受到不良因素影响而不正常运作的状况,这时肝脏的功能会出现一定的缺陷,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首先,肝脏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脏受损,就容易引起毒素在体内积聚,这样会给身体带来许多风险。毒素在体内积聚后,容易影响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同时,在肝脏不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让细菌、病毒等的入侵,导致感染等危机。



其次,肝脏对脂肪代谢有较大影响。若肝脏受损,会影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导致进入体内的脂肪酸不能正常被代谢,形成脂肪肝的状况。此时,身体的代谢率会降低,变得容易发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最后,肝脏是人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其中一些蛋白质是人体内的抗体,如果肝脏不正常,会直接影响抗体的合成和运转,导致机体的免疫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肝不好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如果长期忽视不良习惯导致肝脏受损,对身体的健康会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及定期检查肝功能,关注肝脏健康。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0阅读

文章 肝受损会有哪些表现?

肝脏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可以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制造胆汁、调节血液中的脂肪及糖分等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肝脏出现受损的情况,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那么肝受损会有哪些表现呢?



1.黄疸
黄疸是肝脏问题的最为明显的症状之一,它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球发生黄色染色,这是因为本应被肝脏排泄的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使它在身体其他部位积累造成的结果。黄疸可能伴随肝炎、肝癌或其他肝脏疾病。



2.消化不良
如上所述,肝脏分泌胆汁,它在调节我们的消化功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肝脏受损,它的功能会受到限制,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的消化困难,并引起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



3.疲劳和虚弱
另一个肝受损的常见症状是疲劳和虚弱感。身体需要肝脏来消化食物、处理毒素等等,如果肝脏出现故障,人体的能力将减弱以应对各种应激因素,尤其是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



4.皮肤长时间发红、瘙痒、干燥或流脓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对皮肤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肝脏无法有效地排泄毒素,可能会导致皮肤过度敏感,长时间发红、瘙痒、干燥或流脓等不良症状。



5.肝区不适
肝受损可能导致肝区疼痛或不适感。这是因为肝脏内的神经末梢受损导致的,并可能发生在胸部或右上腹部。



6.肝功能异常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影响肝脏的功能。这些变化可能出现在肝功能检查中的一些指标,包括血小板数量降低、ALT和AST酶的活性升高等。
在总结上述内容后,如果有这些症状,我们需要定位到肝受损的可能性,如果有可疑迹象,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自身习惯的改变和减轻肝脏的负担是预防肝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0阅读

文章 肾虚有点哪表现

肾虚是一种中医概念,是指肾脏功能失调或肾气亏虚、肾精不足等情况。肾虚的发生往往与年龄、营养不良、过度疲劳、情绪失衡等因素有关。那么,肾虚有哪些表现呢?



腰膝酸软
肾主藏精纳气,脏气充足,则人体精力充沛。一旦肾虚,引起肾精不足,肾脏不能提供充足的气血供应,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腰膝部肌肉就会出现酸痛、无力等感觉,甚至出现腰腿乏力的症状。
2. 失眠多梦
肾主藏精,其中包括睡眠所需的精气。肾虚导致精不足,会引起失眠、多梦等问题,减少睡眠质量。一些人感到早上不易入睡,深夜易醒,或睡眠不足会让他们感到更加疲劳。



3. 性功能下降
肾虚也容易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如早泄、阳痿等。肾精充足,则人体的性功能表现会更出色。当肾虚出现时,阳痿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些症状还可能会与生殖器的冷淡及遗精出现相关。



4. 头发稀疏
头发的状态也可以反映出肾虚的症状。肾主骨,骨中含髓,而髓中含精,精气不足,就会导致髓液亏损,影响头发的生长。所以,肾虚的人,其头发经常出现稀疏、干枯、易脱落的情况。



5. 夜尿频繁
肾脏主要担任排泄功能,而夜间排尿频繁则表明肾虚的可能。当人体内水分被消耗,肾脏需要按时排泄废物,调节体内的水平。肾虚可能会导致肾脏的尿量出现异常变化,受影响的人会经常夜尿频繁。综上所述,肾虚的表现可以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适时就医,并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情绪平稳以及生活规律等,有益于肾脏的恢复和健康。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0阅读

文章 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男性在性生活中无法达到或维持坚实且持久的勃起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
首先,生理因素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可能会对神经系统和血管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到勃起功能。这些疾病会影响到血液流动,减少了阴茎血液流入的能力,导致勃起困难。此外,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和抗痛风药等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其次,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焦虑、抑郁、压力和性心理障碍等精神健康问题会干扰性欲和性兴奋的产生,从而影响到勃起功能。性经验上的负面经历,如性虐待和性伴侣的冲突等,也可能影响到性功能。此外,自信心不足和性心理暗示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另外,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可能影响到勃起功能。吸烟、酗酒和滥药等不良习惯都会对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到勃起功能。肥胖、缺乏锻炼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此外,年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患上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逐渐增加。
最后,勃起功能障碍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时生理和心理因素同时存在,互相影响。例如,慢性疾病和焦虑可能相互作用,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因此,对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总之,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由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共同引起。了解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减轻焦虑和压力,加强自我管理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这个问题,提升性生活质量。

安振城 | 全科 | 执业医师
Slide-1
评论(0)
加载中...
分享标题
链接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