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容易患哪些高发疾病,进入秋季需要注意什么?

李建 | 主任医师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全科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立秋这个时节,对于保护健康和预防常见疾病来说,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小康带您了解立秋容易引发的高发疾病以及生活饮食需要注意的事项。
立秋要注意身体的保暖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抵抗力也会相应下降,这就为病毒的侵袭提供了机会。
此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尤其是脚部。多穿一些合适的衣物,加强锻炼,保持体温平稳,并保持室内的通风,减少呼吸道病毒的侵袭。
立秋时还容易引发湿气病
由于气温逐渐下降,相对湿度也会增高。人们经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困乏、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养生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温热食物,如姜、蒜、黑木耳等,帮助身体排除湿气。
立秋也肠胃疾病高发的季节
夏季的饮食习惯多以冷饮冷食、油腻食物为主,而在立秋过后,我们应逐渐调整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杂粮等,以帮助肠道废物的排泄。此外,还要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饵食,减少肠道负担,保持肠胃的健康。
立秋容易引发肌肉痛和关节疼痛
夏季人们运动量相对较大,容易导致身体疲劳,此时适当休息很重要。同时,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温热的保健方法,如热水泡脚、按摩等,能够舒缓身体的不适感。
立秋时节容易引发感冒呼吸道疾病、湿气病、肠胃疾病以及肌肉痛关节疼痛等疾病。为预防和改善这些疾病,我们需要注意保持体温、避免受凉感冒,减少湿气的摄入,合理饮食、调整饮食习惯,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如此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饮食该如何调整?
由于立秋是夏秋之交,气温也逐渐下降,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在饮食上应增加摄入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1、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如柑橘、苹果、橙子等,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此外,还应适当增加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2、立秋时节应当注意饮食的平衡
夏季是炎热的季节,人们往往喜欢吃凉爽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然而,随着秋季的到来,体质往往变得偏寒,因此要适当减少食用凉性食物,以防止胃肠功能紊乱。

3、可以选择一些温性的食物
如姜、葱、大蒜等作为调料,增加食物的温度;吃些热炖的汤类食物,如鸡汤、骨汤,也有助于提高体温。
此外,还应均衡膳食,适当控制油脂和糖类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能量平衡。
4、立秋时节应当合理调整饮食的时间。
立秋之后夜晚逐渐变长,因此在选择用餐时间上要灵活调整。

饭点要提前,晚餐要在日落前两小时完成,避免过晚进食造成消化不良。同时,也应避免过于饱胀的感觉,饮食宜细嚼慢咽,吃饭时要保持心情愉快,放松身心,有助于消化吸收。

最后,立秋时节应当适量增加一些补气养阴的食物。秋季气候干燥,易伤阴耗气。因此,可以适当多吃些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养肺潮润。此外,还可以多吃些滋阴补血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黑米等,有助于改善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感。
总之,立秋是一个季节的转折点,在这个时节里我们要注意自身的养生,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注意饮食平衡和时间安排,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通过增强体质,合理调整饮食,适时运动,就能迎接秋季的到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