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阅读 101
头像

李建 | 主任医师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全科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定义为血液中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糖尿病的病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无法正常被细胞吸收利用;

另一类是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血糖无法被细胞有效利用。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特点,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疲劳、视力模糊、感染易发等。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糖尿病的治疗

1.饮食控制: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建议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的摄入。

 

2.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血糖控制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以及胰岛素注射。

 

4.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

 

5.糖尿病教育:接受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和管理技巧,学会自我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等。

 

6.并发症管理: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眼部疾病等的筛查和治疗。

糖尿病常见用药

  1. 口服降糖药物:

    • 二甲双胍(Metformin):常用作一线口服药物,可以降低肝脏糖原的产生,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如阿卡波糖(Acarbose)和伏格列波糖(Voglibose),通过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缓血糖的上升。
  2. 胰岛素替代治疗:

    •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Rapid-acting insulin):如胰岛素注射液(Insulin lispro)、胰岛素异构体(Insulin aspart)等,用于餐前注射,以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 中长效型胰岛素(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如中效胰岛素(NPH insulin),用于维持胰岛素基础水平,通常需要两次或更多次注射。
  3. 胰岛素增敏剂:

    • 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如胰岛素敏感剂(Pioglitazone)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个体化制定。药物治疗通常是辅助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一部分。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诊,以确保糖尿病得到有效管理。

 

糖尿病的并发症

  1.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心肌梗死、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更高。

  2. 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可能导致失明。其他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和青光眼。

  3.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肾脏并发症,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4. 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可以影响全身的神经,导致感觉异常、疼痛、肌肉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 下肢循环障碍:糖尿病可能导致下肢动脉疾病,使血液循环不良,增加患者患足部溃疡和坏疽的风险。

  6.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这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主要包括症状、体征、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等。

糖尿病的就诊科室通常为内分泌科或者糖尿病科。

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

  2. 适量运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和过度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应该尽量戒烟并限制饮酒。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检测,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

  6. 控制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应对压力。

请注意,以上措施可以帮助降低糖尿病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应该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

相关产品推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文章 肝不好会有哪些安全隐患?

肝不好是指肝脏受到不良因素影响而不正常运作的状况,这时肝脏的功能会出现一定的缺陷,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首先,肝脏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脏受损,就容易引起毒素在体内积聚,这样会给身体带来许多风险。毒素在体内积聚后,容易影响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同时,在肝脏不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让细菌、病毒等的入侵,导致感染等危机。



其次,肝脏对脂肪代谢有较大影响。若肝脏受损,会影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导致进入体内的脂肪酸不能正常被代谢,形成脂肪肝的状况。此时,身体的代谢率会降低,变得容易发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最后,肝脏是人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其中一些蛋白质是人体内的抗体,如果肝脏不正常,会直接影响抗体的合成和运转,导致机体的免疫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肝不好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如果长期忽视不良习惯导致肝脏受损,对身体的健康会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及定期检查肝功能,关注肝脏健康。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1阅读

文章 肝受损会有哪些表现?

肝脏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可以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制造胆汁、调节血液中的脂肪及糖分等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肝脏出现受损的情况,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那么肝受损会有哪些表现呢?



1.黄疸
黄疸是肝脏问题的最为明显的症状之一,它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球发生黄色染色,这是因为本应被肝脏排泄的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使它在身体其他部位积累造成的结果。黄疸可能伴随肝炎、肝癌或其他肝脏疾病。



2.消化不良
如上所述,肝脏分泌胆汁,它在调节我们的消化功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肝脏受损,它的功能会受到限制,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的消化困难,并引起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



3.疲劳和虚弱
另一个肝受损的常见症状是疲劳和虚弱感。身体需要肝脏来消化食物、处理毒素等等,如果肝脏出现故障,人体的能力将减弱以应对各种应激因素,尤其是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



4.皮肤长时间发红、瘙痒、干燥或流脓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对皮肤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肝脏无法有效地排泄毒素,可能会导致皮肤过度敏感,长时间发红、瘙痒、干燥或流脓等不良症状。



5.肝区不适
肝受损可能导致肝区疼痛或不适感。这是因为肝脏内的神经末梢受损导致的,并可能发生在胸部或右上腹部。



6.肝功能异常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影响肝脏的功能。这些变化可能出现在肝功能检查中的一些指标,包括血小板数量降低、ALT和AST酶的活性升高等。
在总结上述内容后,如果有这些症状,我们需要定位到肝受损的可能性,如果有可疑迹象,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自身习惯的改变和减轻肝脏的负担是预防肝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1阅读

文章 肾虚有点哪表现

肾虚是一种中医概念,是指肾脏功能失调或肾气亏虚、肾精不足等情况。肾虚的发生往往与年龄、营养不良、过度疲劳、情绪失衡等因素有关。那么,肾虚有哪些表现呢?



腰膝酸软
肾主藏精纳气,脏气充足,则人体精力充沛。一旦肾虚,引起肾精不足,肾脏不能提供充足的气血供应,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腰膝部肌肉就会出现酸痛、无力等感觉,甚至出现腰腿乏力的症状。
2. 失眠多梦
肾主藏精,其中包括睡眠所需的精气。肾虚导致精不足,会引起失眠、多梦等问题,减少睡眠质量。一些人感到早上不易入睡,深夜易醒,或睡眠不足会让他们感到更加疲劳。



3. 性功能下降
肾虚也容易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如早泄、阳痿等。肾精充足,则人体的性功能表现会更出色。当肾虚出现时,阳痿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些症状还可能会与生殖器的冷淡及遗精出现相关。



4. 头发稀疏
头发的状态也可以反映出肾虚的症状。肾主骨,骨中含髓,而髓中含精,精气不足,就会导致髓液亏损,影响头发的生长。所以,肾虚的人,其头发经常出现稀疏、干枯、易脱落的情况。



5. 夜尿频繁
肾脏主要担任排泄功能,而夜间排尿频繁则表明肾虚的可能。当人体内水分被消耗,肾脏需要按时排泄废物,调节体内的水平。肾虚可能会导致肾脏的尿量出现异常变化,受影响的人会经常夜尿频繁。综上所述,肾虚的表现可以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适时就医,并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情绪平稳以及生活规律等,有益于肾脏的恢复和健康。

李建 | 全科 | 主任医师
Slide-1
101阅读

文章 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男性在性生活中无法达到或维持坚实且持久的勃起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
首先,生理因素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可能会对神经系统和血管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到勃起功能。这些疾病会影响到血液流动,减少了阴茎血液流入的能力,导致勃起困难。此外,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和抗痛风药等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其次,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焦虑、抑郁、压力和性心理障碍等精神健康问题会干扰性欲和性兴奋的产生,从而影响到勃起功能。性经验上的负面经历,如性虐待和性伴侣的冲突等,也可能影响到性功能。此外,自信心不足和性心理暗示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另外,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可能影响到勃起功能。吸烟、酗酒和滥药等不良习惯都会对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到勃起功能。肥胖、缺乏锻炼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此外,年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患上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逐渐增加。
最后,勃起功能障碍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时生理和心理因素同时存在,互相影响。例如,慢性疾病和焦虑可能相互作用,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因此,对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总之,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由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共同引起。了解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减轻焦虑和压力,加强自我管理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这个问题,提升性生活质量。

安振城 | 全科 | 执业医师
Slide-1
评论(0)
加载中...
分享标题
链接标题